心源性猝死,作为心血管疾病中最为致命的表现,您是否曾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健康威胁感到无助?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而这一现象的发生往往是在我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最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在这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完成了全国首批、山东省首例Aurora EV-ICD™血管外除颤器的临床应用。
这项手术是在心内科心电生理与起搏团队的多学科协作下进行的。手术的主要负责人王守东主任在钟敬泉教授、姚桂华教授及副主任由倍安的指导下,凭借其精湛的技术为一名高危心源性猝死患者植入了这一创新的除颤器。这种新型的EV-ICD除颤器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经静脉除颤系统可能带来的血管损伤和感染风险,极大提升了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让我们看一下这位53岁男性患者的真实案例。他曾经罹患重症心肌炎,经过ECMO支持的综合治疗后,心功能虽然恢复,但却多次显示出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室性早搏的迹象,成为了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他们对于传统除颤器的风险表示担忧,希望能够选择一种更安全的植入方式。经过多学科会诊,王守东团队为患者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并成功实施了EV-ICD植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五天后顺利出院。
EV-ICD血管外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的成功应用,不仅在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心源性猝死的防治提供了新的选择。该装置是全球首款可提供除颤复律和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的血管外ICD,采用胸骨下除颤电极放置,避免了传统方法的多种并发症。这一创新治疗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对于关注心血管健康的人们,尤其是有心脏病史的中老年人,了解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锻炼、定期体检等,都是降低心脏病风险的有效手段。此外,关注心脏健康的最新科技进展,如EV-ICD这样的新兴疗法,也能够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希望。通过提升公众对心脏健康的认识,我们可以共同努力,降低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保障每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
下一篇:刚刚通知,武汉轮渡有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