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桦甸市人民法院执行局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一场持续9小时的执行攻坚,成功破解一起拖延7年的赔偿执行案。执行干警精准识破被执行人伪装,最终为申请人追回全额赔偿,用实际行动彰显“生效判决必执行、公平正义不打烊”的司法担当。
案件源于2018年,申请人杨某受雇于吴某运输货物时意外受伤,法院依法判决吴某赔偿杨某30万元。然而,吴某仅支付10万元医药费后,便以“经济困难”为由推诿,甚至通过“失联”“隐匿财产”逃避执行,案件一度陷入僵局。2025年初,执行法官依托网络查控系统发现关键线索:吴某名下虽无大额存款,但资金往来频繁,且曾在执行期间擅自变卖名下货车,存在明显转移财产、规避执行的嫌疑,法院随即决定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
执行干警找到吴某时,其仍态度敷衍、拒不配合,坚称“无钱可还”。在按法定程序带其前往医院体检、准备执行拘留时,吴某突然上演“晕倒”戏码,妄图以“突发疾病”干扰执行进程。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执行干警沉着应对:一方面立即联系医护人员对吴某进行全面检查,体检结果显示其心率、血压等各项生理指标均正常,所谓“头晕”纯属伪装;另一方面,干警向吴某严肃释法,明确告知其伪造病情、阻碍执行的行为已涉嫌违法,若情节严重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同时出示其车辆买卖记录与资金流水,彻底戳穿其“经济困难”的谎言。
在法律威严的震慑与执行干警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下,吴某终于认识到抗法的严重后果,主动同意筹款履行义务。当天下午,吴某家属将剩余20万元执行款足额交付至杨某手中,双方签订执行和解协议。至此,这起历时7年的积案画上圆满句号,申请人杨某拿到赔偿款时难掩激动,连连向执行干警表示感谢。
“群众的胜诉权益,我们一分一厘都要全力守护。只要是生效的法律判决,无论案件历时多久、执行难度多大,桦甸法院都会一追到底,绝不让公平正义打白条!”执行干警的话语铿锵有力,不仅是对当事人的承诺,更是桦甸法院践行司法为民、维护司法权威的生动缩影。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美佳
责编 周凇宇
二审 丁美佳
终审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