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张倩倩)7小时内借助AI设计出“校园报修系统”,实现空调等校内设施设备的快速保修、审批——近日,湖北省水果湖高中高二学生崔一得凭借该设计,在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全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计算思维类竞赛中,斩获我省唯一的“创新之星” 荣誉称号。
据了解,此次全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覆盖数字艺术、计算思维、科创实践等多个领域。计算思维类别竞赛,现场任务挑战性极高,要求选手在7小时内,运用至少一种AI或AR等新技术,完成一项与校园生活相关的创新开发。经过激烈角逐,崔一得从全国141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跻身仅30个席位的“创新之星”行列。
在水果湖高中,崔一得展示了由他开发的“校园报修系统”。师生发现设施故障,只需在线提交报修内容,AI随即智能研判紧急等级,学校负责人依序派单、全程追踪。这套系统让报修流程从“人力跑”变“网上走”,校园管理变得高效透明。
关于技术实现,崔一得介绍,他在前端开发中既运用了HTML、JavaScript等成熟技术,也积极探索了AI应用:一方面借助AI辅助完成部分页面样式设计,另一方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让系统能够自动判别报修事件的紧急程度。
水果湖高中信息技术教研组长、崔一得的指导老师何珍珍评价道,这正是AI赋能学生创新实践的生动写照。“AI如同一个加速器,它大幅降低了技术门槛,一般这样的系统需要一个负责后端、前端开发、产品经理的团队来实现,而现在高中学生也能将创意高效转化为现实。”
据介绍,还在小学期间,崔一得就对网络展现浓厚兴趣。他曾一度沉迷网络游戏,在高校任计算机教师的妈妈没有简单制止,而是因势利导,将他引向对游戏背后设计原理的好奇。这一兴趣在高中得到延续。水果湖高中开设了多个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崔一得加入该校信息技术兴趣社团,与社团成员们在硬件、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学习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