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鲁鸣在接手中国女篮帅位后的争议声此起彼伏,尤其是今年年初宣布担任主教练时,舆论反应复杂。部分人期待他能为这支队伍带来新的面貌,另一些人则质疑他是否能够胜任这一责任。随着亚洲杯的结束,宫鲁鸣提出的新一期集训名单又掀起了轩然大波——李梦、王思雨等老将未能入选,名单上全是一些经验尚浅的年轻球员,这让不少球迷感到不解,纷纷批评他过于“保守”,甚至称其“战术老套、难以变通”,认为这样的人事安排简直是在浪费女篮的黄金时光。
然而,紧接着,2026年女篮世界杯预选赛的分组结果公布,反而为宫鲁鸣带来了意外的利好。中国女篮作为第一档球队被分入了A组,对手包括比利时、巴西、捷克、马里和南苏丹。根据预选赛的规则,小组前两名可以直接晋级世界杯正赛,而从分组情况来看,其他队伍的实力差距显而易见,只有比利时可能会带来些许挑战。比利时队在欧洲风格的打法上颇为强硬,且刚刚夺得女篮欧洲杯冠军,已提前锁定正赛名额,但历史上与中国女篮交手时并未占到什么大便宜。
至于其他几支球队,巴西近年来没有新星涌现,世界排名持续下滑,捷克队则依赖年长球员维持阵容,跑动和突破显得力不从心。马里和南苏丹虽然在身体对抗上有优势,但战术水平和大赛经验显然不足,表现欠佳。更令人欣慰的是,女篮成功避开了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这些强敌,无需在预选赛阶段就经历过于激烈的对抗,晋级之路因此变得相对平坦。
最让球迷激动的是,预选赛将在明年3月11日至17日于武汉举行,主场作战的优势显而易见。熟悉的场馆和热情的球迷将为队员们提供额外的动力,让他们在比赛中更为投入。对于宫鲁鸣来说,主场作战无疑是个利好,不仅不必考虑适应陌生的客场环境,还可以集中精力调整战术、研究对手。
更为积极的消息是,李梦和王思雨的回归似乎已成定局。尽管宫鲁鸣之前致力于“新老交替”,让年轻球员获得更多机会,但由于热身赛中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后卫线混乱、锋线进攻乏力,他不得不重新思考阵容的配置。在一次采访中,宫鲁鸣表示,国家队的大门对所有有能力的球员敞开,无论是老将还是新人,只要能为球队带来胜利,都有机会回归。这一表态无疑是在向李梦和王思雨伸出橄榄枝,尤其是李梦和王思雨正是女篮所急需的“关键人物”。
若王思雨能够回归,她的经验将极大稳固女篮的后卫线。虽然她已经30岁,但拥有十年国际大赛经验的她,不仅能控场,还能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像2022年世界杯对阵澳大利亚的半决赛中,她的关键抢断和罚球为中国女篮奠定了胜局。与李缘的搭档将形成黄金后卫组合,王思雨的稳重和李缘的突破互为补充,后卫线将既稳健又充满冲击力。
至于李梦的回归,更有可能解决女篮锋线的得分难题。她的全能打法让她成为国内少数几位能在进攻端担当重任的锋线球员。李梦不仅外线三分精准,且具备强大的突破能力,身体素质和防守能力也使她成为对抗欧美强队的利器。她的回归,将让女篮在面对比利时的外线核心和巴西的锋线快攻时,占据更大的优势。
内线的选人问题同样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张子宇展现出未来的潜力,但她在经验和速度上的不足显现无疑。考虑到预选赛的重要性以及张子宇作为2028年奥运会核心培养的计划,宫鲁鸣很可能选择经验更丰富的刘禹彤。刘禹彤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过两次冠军,技术扎实,能够在内线承担起对抗的重任,特别是面对马里和南苏丹这些身体强悍的队伍时,能够有效提供内线支持。
如此一来,宫鲁鸣不仅在分组上得到了好运,主场优势和老将的回归也为女篮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宫鲁鸣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如果能够带领球队顺利晋级,并通过合理的新老结合形成稳定的阵容,这将为中国女篮在世界杯正赛中的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也能有效消弭此前关于他“保守”的质疑。
随着预选赛临近,战术调整和球员状态的提升将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但无论如何,女篮的前景因这次“好运”而焕发了新的光彩,迈向了更加积极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