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兰州市纪委监委驻市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来到榆中县高墩营村入户回访,了解惠民惠农补贴发放问题整改情况。
此前,该纪检监察组联合驻在单位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深入8个县(区)开展惠民惠农补贴发放监督检查,发现存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系统数据录入不及时、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迟滞等问题,涉及补贴资金基础管理、资金使用监管、代发金融机构管理等方面问题48个。
惠民惠农补贴发放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兰州市纪委监委强化“党委政府主责、纪委监委牵头抓总、部门协调推动、市县主抓主战”工作体系,联合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等12个部门,制定惠民惠农补贴发放管理问题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重点,细化工作措施,组建工作组和监督组。工作组由市级领导牵头,财政部门综合协调,农业农村、人社、民政等涉及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的主管部门参与;监督组由市纪委监委分管领导负责,第五监督检查室协调联络,相关监督检查室及驻市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相关纪检监察组参加,凝聚监督力量,确保惠民惠农补贴资金精准高效发放到群众手中。
兰州市纪委监委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定位,在推动资金主管部门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聚焦补贴资金申报、审核、拨付、公示等关键环节,紧盯补贴对象是否精准、发放是否足额、公示是否透明、台账是否合规以及群众是否知晓等重点内容,通过座谈调研、资料查阅、数据比对、入户走访、随机核查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深入找问题、查线索,严防惠民惠农补贴跑冒滴漏。
前不久,城关区纪委监委对惠民惠农补贴发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发现白银路街道一社区居民违规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问题线索。随后,区纪委监委启动协作片区机制,由第三纪检监察室联合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和街道纪工委统筹“室组地”力量,对该问题线索进行核查。
经核查,该居民在提交最低生活保障申请过程中未如实填报其每月领取养老金的事实,社区低保专干在初审、录入申请资料时把关不严、履职不力,导致申请人在不符合条件的情况下通过了低保申请,违规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29397元。最终,违规发放的资金被清缴追回,相关人员被严肃处理。
兰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室组地”联动和片区协作机制,精准处置惠民惠农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贪污侵占等突出问题。今年以来,全市查处惠民惠农补贴方面腐败和作风问题52件65人。
“根据日常监督和查办案件发现的问题,我们强化台账管理、分类整改、跟踪督办、动态销号,一体推进‘查、改、治’。”兰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介绍。针对个性问题,督促责任单位立行立改,并适时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及时整改到位;针对共性问题,推动资金主管部门深入剖析问题成因,举一反三查找制度建设薄弱点、权力运行风险点、监督管理空白点,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措施办法,确保整改整治抓到底、改到位、治到根。
该市纪委监委督促财政部门会同资金主管部门,对补贴资金申请、审批、拨付、使用等全流程严格把控,并推动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发放管理系统接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资料录入、审核等关键环节形成操作日志、实现数据共享,智能化、动态化精准识别重复领取、虚报冒领等异常情况,以有力监督保障惠民惠农资金真正用之于民、惠及于民。
(吴静)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