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10月6日,国家航天局和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发布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研究最新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基于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样品研究发现,月球背面月幔相比月球正面更“冷”。
此次发布的研究成果由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共同合作完成,相关成果已刊发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官网。中国科学家通过对嫦娥六号带回的月背样品开展系统研究,并结合遥感数据获得月球正面和背面月幔温度的直接对比证据。
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青年科研工作者 何升:月球背面的月幔,它的温度要比月球正面的月幔温度要低。我们现在所测的玄武岩的样品是形成于约28亿年(前)的,所以我们现在所反演(计算)的这些温度其实指示的是以前的,它不是现在的,它是月球内部的、是月幔的,也不是月表的。
何升介绍,月球由月壳、月幔和月核组成,月幔介于月壳和月核之间,占月球体积一半以上,是月球岩浆活动和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影响着月球的演化。
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月球样品玄武岩样品成分,并运用多种技术进行测量,从而得出研究结论:嫦娥六号玄武岩样品的结晶温度约为1100℃,比来自月球正面的样品低约100℃。
据介绍,科研团队还利用月球遥感数据验证分析,表明月球背面月幔潜能温度低于正面约70℃,与样品分析结论相近,进一步增强了研究成果的可信度。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