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挟浩然长风穿越万里丝路千载时空,与今日盛景交汇成波澜壮阔的画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出自新疆和田地区尼雅遗址的汉代织锦,不仅是考古学上的惊世发现,更是镌刻在民族血脉的精神密码,如同历史深处传来的悠远回响,与现代化中国铿锵前行的脚步交织成宏大的时代交响。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穿越两千年的国宝重现世间,那绚丽的色彩、神秘的占星语和古朴的篆体汉字,无不在静默诉说着一个古老民族的传奇故事,带人们重回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年代。张骞出使西域,从此“驼铃悠悠,丝路绵长”,中华文明的印记深深融入这片广袤土地。这片土地上,曾回荡着班超“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豪言,印证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壮举,铭记着左宗棠“湖湘子弟满天山,引得春风度玉关”的功业。如同天山雪水滋润绿洲,大漠长河东流入海,新疆的命运始终与祖国紧密相连,中华文明的滋养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历史的天空斗转星移,总有人如璀璨星辰,照亮民族前行的道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始皇开创大一统格局;汉武帝北击匈奴,南定百越,拓展华夏版图;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贞观盛世,使“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星汉灿烂,洪波涌起”,那些历史长河里奔腾的过往,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那大秦的铁骑,大汉的雄风,大唐的荣耀,大宋的文采,大明的风华,在千百年世界文明史上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永恒丰碑。及至近现代,多难兴邦,上下求索,那些冒着敌人的炮火,依旧昂然前进的人们,那些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国之脊梁,秉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使命担当,书写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传奇。他们的精神,如同五星闪耀,指引着中国这艘巨轮破浪前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在五星红旗的照耀下,新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曾经的荒漠戈壁,如今棉海如雪、瓜果飘香;曾经的边陲古道,如今高铁纵横、航班穿梭。阿勒泰的金山守望着牧归的安详,可可托海的驼铃摇曳着过往的传奇,喀纳斯的湖水映照着游人的笑脸,吐鲁番的葡萄凝结着丰收的喜悦,伊犁河谷的薰衣草绽放着幸福的色彩。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功“锁边”绿幕,新疆三文鱼沿着“一带一路”游向世界的餐桌。民族团结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绚烂绽放,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着“各族人民心连心,天山南北尽朝晖”的美好家园。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站在新时代的潮头,“五星出东方”的古老预言更能显现“利中国”的时代内涵。从“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三峡大坝,到“上九天揽月”的嫦娥探月工程;从“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港珠澳大桥,到“复兴号”动车组驰骋神州,今日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实现着先辈们的光荣与梦想。华夏儿女欣逢新时代,当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发展洪流,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民族复兴之路。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华民族在历经百年沧桑后,正迎来伟大复兴的曙光。征途就在脚下,号角已经吹响,胜利就在前方。看,五星闪耀下的中国,正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书写着人类文明史上最宏美的篇章。听,从帕米尔高原到东海之滨,从漠河北极村到南海曾母暗沙,亿万中华儿女正同声共唱民族团结的赞歌,共同描绘着“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壮丽画卷。“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穿越千年的祝福,正在我们手中变成现实,照亮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乔(宜昌“宜人天空”网评团队)
责编:丁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