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黄敏 屈征 宋若虹 盖伟涛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国庆中秋喜相逢。
今年文化艺术季,首次增设了“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览。源远流长、博大璀璨的荆楚文化让众多游人钟情湖北、奔赴湖北。
据初步统计,黄金周前三天,湖北文物系统管理的129家博物馆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全省各地博物馆人流如织,天南海北的游客选择在博物馆里洗尽铅华,感悟文脉。
在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新四军第五师纪念馆等革命史类场馆,满眼的中国红与激昂的歌声,向祖国母亲深情表白;在屈家岭遗址博物馆、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熊家冢遗址博物馆等遗址类场馆,“夜游幻境”、沉浸式剧场、楚文化体验等,带游客触摸中华文明、荆楚文化的时代脉动;在荆州博物馆、宜昌博物馆、随州市博物馆等市州场馆,各具特色的展览、活动,令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大批远道而来的游客排队一睹越王勾践剑的风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何宇欣摄)
“博物馆之城”武汉更是因大展汇聚强势出圈,多家博物馆成外地游客来汉打卡的文化地标,馆方创新策展、游客跨省奔赴、文博爱好者隔空联动,勾勒出一幅文化传承的生动图景。
“先约到省博门票,再安排湖北行程”
看完编钟演奏、近距离欣赏“天下第一剑”、体验《穿越青铜纪》VR展,再打卡重磅上新的“光彩于文——中国漆器艺术”特展,国庆中秋假期,许多游客惊叹,“湖北博物馆太大、太有料了”“才逛了一小半,脚就废了”。
沉浸式真人全息舞台剧《遇见·勾践剑》(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国庆中秋长假前三天,湖北省博物馆持续火爆,日均2万多省外游客入馆,其中不乏海外游客。
“湖北省博物馆作为‘荆楚文化中枢’和‘国家文化客厅’,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文化产品。”该馆馆长张晓云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说。记者注意到,该馆已成为外地游客来汉的优先级打卡地,一些网友甚至表示,“先约到湖北省博门票,再安排武汉行程”。
国庆中秋假期,观众在“光彩于文——中国漆器艺术”特展参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何宇欣摄)
作为近年来湖北最大的漆器引进展,“光彩于文——中国漆器艺术”特展成为国庆中秋假期游客必看的重头戏——展览不仅汇聚了包括湖北、湖南、四川在内的国内多个博物馆的战国秦汉、宋元明清时期漆器,更有来自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的81件漆器珍品,全面展现中国漆艺的东方美学、世界影响。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荣休馆长许杰称,这是继去年在旧金山联合主办“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曾楚艺术展”取得空前成功之后,两地再次牵手举办的又一重要展览。
2日晚,张宇同、张莘宸两兄弟,在妈妈程女士的带领下,在展厅见到实物时,不断露出惊叹的表情,被漆器之美惊到词穷。程妈妈称,“一下看到这么多中外漆器,太难得了。”“湖北省博国庆假期开放夜场,氛围感特别好,别有韵味。”
夜色下的湖北省博物馆吸引游客拍照留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海冰摄)
假期里,不同肤色的外籍教授、留学生、在华企业外籍员工与海外旅行团,也频频现身包括漆器展在内的各大展厅,被湖北的古代宝贝折服。“好漂亮!It’s so shining””Wow,that’s so amazing”,中冶南方都市环保中心的印尼籍员工在参观时连连赞叹。
.
国外游客在湖北省博物馆拍照留念(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海冰摄)
文博大V“宝藏猎人董臻”在展厅做专场导览(图源:武汉博物馆)
“金簪蒜鸟”
长江沿线9个省份荟萃40多件一级文物
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览首展放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
长江沿线9个省份37家文博单位汇聚了160件(套)文物精品,其中,一级文物达40余件,全方位呈现长江文明的璀璨历程。
假期首日,便吸引各地游客1万余人次。不少文博爱好者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笑着称“盘博出品,必属精品”。
来自长沙的一对父子打卡“江流万古”展(图源: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良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神兽纹、辛追夫人的“狸猫纹漆食盘”、海昏侯的黄金器、全套明代金银头面,让网友直呼“古人精致起来比现代人还会玩”。展厅内,精心布置的光影自带“高级打光”;展厅外,被称为“武汉小埃及”的网红打卡点新增“长江水”景观。让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再次成为潮人热衷的“国风大片拍摄地”。
该院研究馆员万琳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说:“展览延续了该院近年来年度大展的一贯追求,在扎实学术支撑的基础上,努力让异彩纷呈、璀璨多姿的优秀文明成果以最美姿态呈现给观众。”
不少网友纷纷自发在社交平台分享精美的图文与收获。一对长沙的父子沉迷于绿松石镶金饰件,大连母女点赞遗址公园的“打卡装置”,深圳游客则偏爱“江流万古”特展的金器,不同年龄、地域的游客在这里读懂长江文明。
邀文博大V导游 建探展粉丝群
武汉博物馆年度大展“易水寒光 —— 易县大北城宋辽金银器窖藏展”于国庆前闪耀来袭,400余件金银器等展品,工艺精湛,形制精美,质地丰富,带观众“穿越”回宋辽,见证九百年前的乱世藏宝行动。
“181片金叶,如《射雕》中黄蓉以金叶子付账……”10月3日,百万粉丝文博大V、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宝藏猎人董臻”受邀从杭州赶至武汉,为入馆观众带来专场导览。其生动、深刻、共情的导览风格,吸引观众里三层外三层围拢过来聆听。
今年假期,武汉博物馆打破地域界限,邀请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等近60家省市博物馆进行联动宣发。
为了让游客看展之后买到如意的文创产品,武汉博物馆推出以明星文物金凤银簪为灵感的专属“金簪蒜鸟”、刺绣金叶子、金梳子文创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可爱又吸“金”。
上海游客胡先生全国看了许多文博展,直称,“展品精致与丰富,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志愿者魏继红说,“武汉最近几个大展引发特别关注,郑州、石家庄、南京等地的文博爱好者们早早就开启武汉博物馆之旅,来汉拍照打卡、深度交流,共赴文博盛宴。”
除假期上新的大展特展外,全省文博热度延伸至更多场景与人群。万林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的兴起”专题展,吸引各地游客共赴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崛起的神秘之旅。科技迷们走进中国建筑科技馆观看“走!去建设火星”硬科幻行星科学体验展,“火星采矿车”让孩子们玩得尽兴,“火星蓝昏”等科普展示,让观众在沉浸式探索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互动展项 “火星采矿车”吸引孩子们体验(盖伟涛摄)
打造长江文化高地,荆楚大地正让文化传承在创新中焕发新生,吸引更多人走近文明、触摸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