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花江峡谷大桥 新华社发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国庆节前夕,一些大型工程喜讯不断,以山河跃迁、一日千里的发展为祖国献礼。
9月28日,在中部,襄阳至荆门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湖北首条高铁环线成形。在西南,世界第一高桥——贵州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被称为“横竖”都是世界第一。在东北,沈阳至佳木斯高速铁路沈阳至白河段开通运营,穿越极寒冻土、连接白山黑水。9月29日,在东南,沪杭、温福两条高铁同日破土动工,将共同构成连接长三角与东南沿海的“金纽带”。
交通的通,最终指向发展的血脉畅通,指向民生的通达方便,指向区域的协同协力。这些具有战略意义、饱含民生寄望的路和桥,让区域之间的连接更紧密,让经济往来、人文交流更频繁,成为中国发展的强引擎、大动脉。从这些大国工程中,我们看到了纵横南北、胸有乾坤的大国战略,看到了跨越“地球裂缝”、贯通高山峡谷的建设奇迹,也看到了神州大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劲头。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幅动态的奋斗画卷。在贵州深山,直线连接跨越千米的峡谷,谈何容易。花江峡谷大桥的建设者克服地质条件复杂、峡谷强风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最终凭借科技和智慧,让世界级难题变成世界级风景。在千年荆襄古道,襄荆铁路建设者探溶洞、钻隧道、测岩石,克服重重困难,让这条“逐鹿中原”的古老生命线,承担起新时代新使命。
每一项大型工程从设想、规划到最终实施,都是因为有国家战略的大力牵引,有无数个开路先锋披荆斩棘。花江峡谷大桥除了交通功能,更成为集“桥梁观光+桥梁运动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桥旅融合综合体。大桥上的水幕灯光秀刷屏网络,空中水幕好似高山瀑布喷薄而出,与山涧彩虹相映成画,令人叹为观止。路桥建设已经超越交通的范畴,成为文旅发展的推进阀,要素流动的加速器。
这是由发展画卷晕染开来的文明画卷、精神画卷。当山海阻隔变成货通八方,当日夜兼程变成朝发夕至,人们可以更方便、更自由地徜徉于“襄阳好风日”的山水画卷,穿行于黔西南的云海峡谷,领略五彩斑斓的长白山林海,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真实更具体。
我们不能忘了,在技术条件有限的年代,为了寻找发展的路,我们发扬愚公精神,用铁镐一锤一锤在绝壁上开凿出山路。我们不能忘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不到3万公里。今天,中国已经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实力大大增强,纵横交织、连接成环的高铁线网令世界称奇,甚至有“基建狂魔”之称。时代在变,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正如二十年前,恩施店子坪村修愚公路时有句提气的话:“石头再硬,也硬不过店子坪人的骨头”,这也是我们今天面对一切发展险阻的态度。
建造不断刷新历程的有形之路,靠的正是我们坚定不移走自立自强、创新突破的发展之路,走开拓进取、迎难而上的拼搏之路,走造福人民、民族复兴的奋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