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杨文漪、严芳婷)一幅幅精美的尼罗河流域考古图片在屏幕上展开,将与会者的目光引向远方。9月26日,在2025“大河对话”论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大河文明表达”分论坛上,埃及旅游和考古部部长助理阿迈德·瑞和马向嘉宾介绍中埃两国在文化遗产合作上的最新进展——共同推动白鹤梁题刻与尼罗尺联合申报世界遗产。
“河流是文明的摇篮,尼罗河与长江的对话,是文明间的深度互鉴。”阿迈德·瑞和马在展示图片时,强调两大文明的共通性。他介绍,重庆涪陵白鹤梁题刻作为长江文明的重要见证,记录了1000多年间的水文数据;而尼罗尺则自公元9世纪起就承担着水位监测与税收制定的重要职能,“它们不仅是古老的水利设施,更是人类共同应对自然影响、建构社会秩序的象征”。
“这是两个古老文明在新时代下的共鸣。”阿迈德表示,2023年7月,双方就联合申遗达成合作共识,这也是中国首个跨国联合申遗项目,“我们不仅在保护石头与刻度,更是在守护一种共通的智慧——如何与水共生、如何用知识服务社会”。
目前,双方正在联合从申遗文本编制、文化价值研究与阐释、专家互访与公众宣传等多个层面同步开展工作,系统地讲述人类与河流共生的智慧。此次联合申遗是两大文明古国携手保护人类共同遗产的重要实践,通过将两大流域文明的智慧结晶共同呈现于世界舞台,展现了大河文明之间深刻的历史共鸣,为促进文明对话与国际协作开辟了新路径。
上一篇:新一轮降水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