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张扬 通讯员 温珉玥)五一刚过,湖北省丹江口市某建筑工地上,农民工老李拿着刚领到的工资,笑着对回访的检察官说:“现在工资按月到账,心里踏实多了!听说公司还存了工资保证金,以后更不怕拖欠了。”这一变化,源于该院通过公益诉讼推动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项监督行动。
2024年9月24日,丹江口市总工会在日常维权服务中发现,部分在建项目未依法存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随即向丹江口市检察院移送线索。“保证金是农民工血汗钱的‘保险栓’,必须尽快排查。”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该院调查发现,辖区内有5个工程项目均未缴纳保证金或提供保函,涉及260余万元资金缺口。“相关行政单位未建立管理台账,存在监管缺位,导致制度‘空转’。”承办检察官介绍。
2024年10月15日,该院对相关行政单位进行公益诉讼立案,并通过调取台账、走访企业固定证据。10月29日,检察机关与相关行政单位召开磋商会并制发磋商函,建议其加强对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监管,梳理工作台账,对未按规定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的施工单位依法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处理)或惩戒。磋商意见发出后,检察官多次对该案后续进行了督办。
“我们联合约谈涉事企业,对确有困难的协调金融机构出具保函。”相关行政单位负责人回应。经过整改,截至2024年12月,5家企业全部完成整改,其中3家补缴保证金,2家通过保函替代。
案件办结后,该院与市工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协作配合机制。“现在每季度抽查项目清单,保证金缴纳情况一目了然。”回访现场,市工会工作人员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