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刘畅、实习生潘雅芳)4月22日,武汉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光谷知识产权研究院联手组成“商业秘密保护专家团”,举行一场特殊的“诊疗会”,为企业在该领域提升保护能力送来更多干货。
此前,武汉市某企业商业秘密遭到盗窃,因为缺乏相关法律与维权意识,错过了最佳取证时间,最终该企业损失高达9000万元。“教训十分深刻。”部分企业坦陈,由于对商业秘密保护认知不足、维权滞后等,导致了重大经济损失。
“商业秘密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优势。”武汉光谷知识产权研究院龚芬丽指出,相较于专利商标这些公开的知识产权来说,商业秘密价值性更高,保护难度也更大。她强调,企业应建立物理和制度双重防线,如设定保密区域、分级管理文件权限等。
从事前预防、事中应对到事后维权,各部门联合“会诊”,合力为企业打通商业秘密保护全流程堵点和难点。四家部门分别从自身职能出发,为企业详细讲解商业秘密认定标准与行政保护措施、商业秘密犯罪立案标准与案件侦办流程、侵犯商业秘密案件证据审查要点以及民事诉讼要点等相关内容。
设置答疑专场。对于经营中遇到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企业可以直接提问,专家一对一当场解答。“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商业秘密保护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知道了遇到问题时如何向政府寻求支持和帮助。”武汉市德发电子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法务部向艳表示。
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城市,近年来,武汉市大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建设,逐步构建起“政府引领、企业主体、部门联动、优势互补、社会参与”的商业秘密保护新格局,多措并举,筑牢企业商业秘密安全防线,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保驾护航。
目前,全市建立商业秘密保护联系企业超4000家,打造示范企业400家、服务站点100家,并通过“4+5+10+N”公共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商业秘密保护服务。近年专项执法行动累计挽回经济损失超4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