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程卫、李子艺)4月22日,中国银行沈家营支行凭借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成功拦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件案件,为客户避免4万元经济损失。目前,公安机关已介入调查。
事发上午,一名客户匆忙来到该支行营业大厅,要求紧急提高账户限额并转账4万元用于“偿还他人债务”。柜面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注意到客户神情略显紧张,且对收款方信息含糊其词,仅称需偿还“他人债务”。这一异常情况引起工作人员的警觉,遂按照反诈工作流程进一步核实交易背景真实性,发现客户出示的聊天记录中,一名自称某APP“客服”人员仅与其相识3日,便以“炒股培训”为由每日指导操作,并诱导客户缴纳所谓“入会资金”。令人警觉的是,客户此前已向对方指定私人账户转账2万元,此次转账目标账户更换为另一私人账户。聊天记录中,“客服”语气急切,催促客户尽快完成转账,且提供的账户信息与客户所述“债务”背景严重不符。
综合以上信息,银行工作人员高度怀疑客户正遭遇电信诈骗。支行内控副行长迅速介入、与客户耐心沟通,结合近期高发的电信诈骗案例详细分析聊天记录中的疑点,向客户讲解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起初,客户对停止转账心存疑虑,担心影响“入会”进程。在工作人员的反复劝说下,客户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终同意暂停转账并前往公安机关报案。
“此次事件中,陌生客服短期诱导投资、频繁更换收款账户、利用虚假承诺施压转账等行为均符合电信诈骗特征。”该支行负责人表示。此次事件不仅彰显银行工作人员在防范电信诈骗中的专业能力,也为广大群众敲响了警钟:在数字时代,守护财产安全需要多一份谨慎与理性。
近年来,中国银行黄石分行不断强化员工反诈培训、优化风险预警流程、加强客户核查力度,持续完善联防联控机制,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在此,中国银行黄石分行提醒广大市民,若遇“低风险高回报投资”“缴纳保证金”“陌生账户转账”等情形,务必提高警惕,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或咨询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