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升级!我海警挫败10艘菲船后,美军战舰援菲,日本也出手了,第七舰队点名中方。
就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了黄岩岛的领海基线后,菲律宾立即展开新一轮海上挑衅行动,多艘菲律宾船只试图侵入黄岩岛和仙宾礁的海域。
具体说来,菲律宾派出了4艘海警船和6艘公务船进入中国领海范围,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挑战中国在南海的主权。
在中国海警的严密监控下,这次企图挑衅的行动最终被迅速挫败。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美国等国的军舰紧随其后进入南海,与菲律宾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加剧了这一地区的紧张局势。
在这次中菲摩擦过程中,菲律宾船只多次危险接近中国海警船,甚至试图冲撞。
其中,以菲律宾3003号公务船的举动最为恶劣,它无视中国方面的多次警告,使用大角度转向倒车的方式,企图与中国的海警3302舰发生碰撞。
不过,菲律宾的算盘显然没有打对,中国执法船的坚固程度比菲律宾的船只要高出不少。过去半年里,菲律宾多次蓄意发动撞船事件,但每次似乎都带着自己的船只损坏回去,对中国未能造成实际上的伤害。
显而易见,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扮演着挑衅者的角色。自从中国将菲律宾9701海警船逼出仙宾礁潟湖后,仙宾礁就一直处于中国的实际控制之下。
现在,菲律宾想靠近这些区域非常困难,它们的船只通常会在几十海里外就被中国海警拦截。尽管如此,马科斯政府却依然在国际上装成“受害者”,企图博取同情。
对此,菲外交部发言人达萨表示,菲律宾已经对中国在南海的行为提出了60次抗议,希望以此引发国际关注。
然而,这种策略并未得到太多支持,就连一些东盟国家也看穿了菲律宾的真实面目。他们认为,菲律宾是在故意夸大自身的受害者形象,更多是为了国内民众的交代和迎合美国的态度。
正如菲律宾所愿,美国迅速对此做出回应。
12月6日,美国印太司令部宣布,美国、日本和菲律宾的联合防卫力量已抵达菲律宾所谓的“专属经济区”,开始了一场所谓的“多边海上合作活动”。
美国派出了一架P-8A“波塞冬”巡逻机,日本则派遣了“五月雨”号驱逐舰,菲律宾也参与其中。
此外,美第七舰队点名中方,派出“普雷布尔”号驱逐舰还在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进行了“航行自由行动”,声称这是按照国际法行使的权利。
与此同时,日本也对菲律宾提供了军事援助,包括16亿日元的装备,比如刚性充气船、海岸雷达系统等。
这一系列行动不仅表明美日菲在军事上的合作在增强,也让南海局势有进一步升级的风险。
美方还在舆论战中支持菲律宾,美国驻菲大使指责中国海警“非法使用水炮”,宣称美国将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维护所谓的“自由开放的印太”。
在美方的一连串动作下,南海局势或将升级。
回头来看,可以说,菲总统马科斯的策略成功了一步,但仔细观察美方的行动,我们会发现美国在南海的军事表现显得有些不痛不痒,似乎更多的是象征性的姿态。
这一系列举动,像是联合军演和派遣战舰,真能震慑中国吗?恐怕难以实现。
而与此不同,日本则忙着用经济援助和物资支持菲律宾。按最新汇率来算,日本那16亿日元的援助不过七千多万人民币,这点钱对于中菲之间的巨大军备差距来说,实在是无济于事。
表面上看,美日似乎是一唱一和,一个提供军事支援,另一个提供财政援助,给外界一种齐心协力支持菲方的假象。然而,大家心里都清楚,这种配合更多是为了政治上的博弈,而非真正在军事上改变什么。
面对这些,美国的行为中方必然是心知肚明。近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已经明确指出,美国无权干涉南海事务,并敦促有关各方尊重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和权益。
考虑到中国海空军力量的快速发展,美国想靠一艘航母或几艘战舰逼迫中国妥协实在是不切实际。中国已逐步增强其海防力量,不论是高超音速反舰导弹,还是航母战斗群,都让外来势力难以在该地区轻举妄动。
所谓美军“激光炮驱逐舰”的到来,对菲律宾来说更多像是一种心理安慰。
从某种角度来说,美国的算盘或许并不是与中国在南海直接对抗,而是通过扶持菲律宾这样的代理人,试图削弱中国国力,以期最终坐收渔利。
然而,菲律宾的实力基础相对薄弱,在面对中国强大的海警力量时,显得无能为力。即便日本伸出援手,也无法改变这种格局。
而马科斯政府却频频在南海挑事,这种自不量力的行为,让人不禁怀疑菲律宾是否能承受可能随之而来的后果。
对于菲律宾而言,美日的“支持”确实可能在短期内提升其在南海问题上的信心。然而,这种信心建立在外部势力虚幻的支持之上,极有可能导致地区冲突的升级。这也正是美日等国在这一地区采取行动所希望看到的局面。
美国和日本的一系列动作,更多地提醒我们关注其背后的政治动机,而非表面上的支持力度。南海局势的未来发展,仍需理性审视,避免因误判而陷入更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