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亿万收藏全捐给社会,儿子却提出一个要求,透漏了人性!
马未都生于1955年,是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更是观复博物馆创世人。很早就向大众宣布,离去后要把自己的价值亿万的收藏捐给社会,回馈社会,不给孩子留财富。这样知名人士,好像更懂得回馈社会。不约而同的生前都曾向大家宣布,要把所有财富捐给社会。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香港富商李嘉诚等等。这一举动不仅收获了大众的心,让告诉自己的孩子,必须独立去自己创造财富。
所有人的成功都离不开自己的坚持不懈,80年代,马未都开始踏足收藏行业。从懵懂无知的小白,到凭一眼可以判定很多藏品的价值,这期间的心酸历程可想而知。经常因为对藏品没有过于了解而被骗。有时候为了一件藏品能付出几个月的努力,可能最后还是没有太多价值,但是这期间钻研的收获是最大的。
10年多的时间,凭借自己的坚持和不断于学习专业知识,收藏涉及文玩、字画、家具、玉器等方面,收藏数量达数千件之多。1997年我国首座个人创办的私人博物馆成立。它的名字叫观复博物馆,观复取自《道德经》,意思是一遍又一遍的观看,表达了马未都在收藏这条路上对文物的热爱和自己深入的研究。
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他一件件亲自收回的文物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它们已经不仅仅是文物本身了,更是自己这一路跌跌撞撞的见证者。马未都知道自己说不准哪天就要离去,他必须的为这些文物安排好归宿。而最好的归宿就是归还国家,回归大众,继续向世人展示它们历经的历史。马未都的藏品,有很多都是国宝级别的,有机构预估过这些文物的价值,有数百亿之多。
当马未都表示:亿万收藏全捐给社会,这个决定告诉孩子马天时,孩子非常赞同,并不眷恋原本是有机会自己继承的大笔财产。不过,儿子却提出了一个要求,说想要留下一件,为了能在父亲走后有个念想。马未都立刻答应了这个请求,还许诺他可以到所在博物馆任意挑选。其实这透漏了人性,表达了中国人对于父母的爱这样的人性。
博物馆成立后,要自负盈亏。有段时间入不敷出,马未都很头疼。刚好这个时候,孩子马天留学回来,带回了国外先进的博物馆管理理事制,为马未都解了燃眉之急,而这种体制一直运营良好,博物馆逐渐盈利。马未都这才对孩子刮目相看。原来马天知道父亲开创博物馆,也担心父亲管理方便研究太少。于是在国外主要专研管理学科,想为父亲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很多人可能会说,马天肯定选择最有价值的一件文物,也有的人说,他肯定选择对父亲最有意义最有影响的一件文物。当然马天最后选择了哪件,并没有向大家宣布,这还是这个谜。你觉得他会选择哪一件藏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