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空军司令的儿子,无偿资助中国留学生46年,只有一个要求,却看哭所有国人
创始人
2024-01-09 09:14:22

原标题:法国空军司令的儿子,无偿资助中国留学生46年,只有一个要求,却看哭所有国人

法国空军司令的儿子,从1976年开始无偿资助中国学生留学,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自己所资助过的学生,学成后必须回中国!

米里拜尔出生在一个显赫的法国军事世家,他的祖父是空军开创者,家族在法国是贵族。然而,米里拜尔并没有在军政界发展,而是在完成大学学业后,开始了环球之旅。

二十多岁的米里拜尔游历了五十多个国家,他勤于了解各地的文化风土和学习当地语言。米里拜尔因性格开朗,加上语言天赋,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非常受当地人欢迎。

五十岁那年,米里拜尔的旅程来到了中国。在了解到中国历来没有侵略他国的历史后,米里拜尔对中国产生了极高的评价和深刻的印象。

当时的中国还比较贫穷落后,处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但米里拜尔看到中国民族团结一心想要发展的意志,相信中国终将繁荣昌盛。

于是,米里拜尔决定在中国停下脚步,并前往陕西的一所大学任教法语课程。

任教期间,米里拜尔发现中国学生勤奋好学。学生们都很珍惜上米里拜尔的课,连窗外都站满了旁听的学生。

米里拜尔不遗余力地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

当时中国的教学设施还不完善,米里拜尔就利用自己的关系购买了一些录音机等设备,供学生和老师使用。这在当时是非常贵重的资源。

米里拜尔每年都会回法国一次或两次,但目的不是探亲,而是帮助留学法国的中国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每次从法国返回中国时,米里拜尔都会中途去香港购买一些稀缺的用品带回学校。尽管米里拜尔的退休金收入颇丰,但他过着非常简朴的生活。

衣服破了就自己补,从不铺张浪费。他省下的钱基本上都捐给了中国贫困山区的孩子。

米里拜尔不仅将半生奉献给了中国教育,还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他对明代的文官制度进行了系统研究,填补了法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后来,米里拜尔还以此研究成果获得了法国政府颁发的国家最高荣誉勋章。米里拜尔认为,中国的发展就是世界的发展。

所以他资助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条件就是,完成学业后必须回国为中国服务。

在米里拜尔晚年的时候,他还结识了一位叫杨晨光的年轻中医。米里拜尔经常请教杨晨光中医知识,并提出资助杨晨光去法国学习结合中西医的知识。

米里拜尔希望中西医结合后,能更好地造福人民。在米里拜尔剩下的时日里,他资助了70多名中国中医工作者去法国学习。

米里拜尔一生简朴俭省,却将全部心血都献给了中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他的一生,充满国际主义情怀和世界和平的愿景。

米里拜尔晚年身患疾病,但他仍然坚持工作,经常穿着补丁成片的旧衣服出现在学校。

有一次,米里拜尔把自己的一件外套送去打补丁,回来后开玩笑说:“这件衣服已经修补了几十次,都快修补完了。”

他的学生们都很敬佩米里拜尔节约的精神。

米里拜尔96岁那年在西安逝世,他毕生淡泊名利,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东西文化交流的事业中。

可以说,米里拜尔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的理念,他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记忆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把握“投资于人”的丰富意蕴   对话人:  李拯本报评论员  田轩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李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口...
高市早苗,又惹恼韩国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日前对日方近期在韩日历史、领土等问题上的言行表示担忧...
全球媒体聚焦 | 《经济学人》...   近日,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发表文章说,在美国贸易政策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正通过一系列经...
大湾区自驾实现“双向奔赴”   十一月十五日上午,香港机场管理局在香港口岸自动化停车场举办欢迎仪式,迎接“粤车南下”旅客。  郭...
巴掌大的“超级大脑”给机器人导...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严芳婷在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大型制造基地的物流通道上,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上演。无人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