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残疾人都有需要尊重、接纳和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我的孩子小新(化名)属于重度智力障碍,我平时上班,没人照顾她,不知道阳光之家能否接收帮忙看护?”六年前的一天,一位家长焦虑地走进大宁路街道残联寻求帮助。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解答疑问,经过评估后,小新顺利进入街道阳光之家进行日间照料,解决了困扰在家长心头的难题。
像小新这样的特殊家庭常常会陷入照料困境,每个家庭的困难情况也不尽相同,有的面临经济困境;有的家庭成员间缺乏有效沟通,亲情关系紧张;有的家长面对社会歧视,担忧孩子的未来,产生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如何满足智力残疾家庭普遍和个体的需求,是街道残联一直努力实现的目标。
大宁路街道“阳光之家”成立于2005年7月,吸纳大宁社区符合条件的中重度智障人士,以普遍需求和个性满足为服务方针,有效解决了社区智力残疾人家庭的日间照料问题。自建成以来,“阳光之家”在服务上强化“教育培训、康复训练、技能培训、特奥运动”四大功能,贯彻规范化建设,根据学员的个体差异需求开展个性培训,如合理设置与智障人士身心发展相符的课程与活动,注重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开展特奥活动,提升学员的健康指数;开展“沙盘疗愈”,注重学员心理健康;同时关注学员个体差异,积极挖掘每位学员自身潜能,因材施教,一对一精准帮扶。
“阳光之家不仅解决了我们家长的照顾难题,也让我的孩子有明显的进步,动手能力加强了,性格也变得开朗了,甚至参加了市区级的比赛。”小新妈妈感到很欣慰,在交流会上家长们袒露心声。“阳光之家的老师发现我的孩子有艺术天赋,这么多年来街道残联帮忙联系社区老师,出资培训,孩子创作积极性可高了,作品还得奖了,这在过去是怎么也想不到的!”学员小爱的爸爸也激动地感谢。
“小爱的案例就是个性化服务的成果,每个残疾人都有独特的个性和需求,尊重、接纳和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是助残工作者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残联工作人员说道。
多年来,大宁路街道残联积极探索规范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残健融合活动,提升学员的各项能力,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积极与静安区卫监所、大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珠江创意中心党支部、静安区康健智慧驿站、慧芝湖居委会、宁跃社区发展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开展联动工作,形成爱心结对互助,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队伍,营造助残扶残的社会氛围。
近日,大宁路街道阳光之家经过现场汇报、实地测量、材料查阅,结合现场家长学员访谈、评定反馈、公示等环节,顺利通过2023年度三星级评定考核。
今后,
阳光之家将继续朝着开放常态化、
管理有序化、
服务专业化的目标发展,
助力社区残疾人事业发展!
来源:上海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