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出台7方面22条举措 促进乡村医生职业化转型
创始人
2024-01-08 14:18:29

原标题:山东出台7方面22条举措 促进乡村医生职业化转型

  本报济南讯 到2030年,优先建立与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相匹配的乡村卫生健康发展新机制,实现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发展有保障、活力足;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乡村医疗卫生体系。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提出7方面22条具体措施。

  按照宜城则城、宜农则农、宜乡则乡、宜村则村的原则,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乡村急救能力建设。支持黄河滩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到2025年,35%以上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优质服务推荐标准。全面推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将医保基金总额预算打包给牵头医院,由其在医共体内统筹分配使用,加强监督考核,完善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机制。

  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健康发展,要把人才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若干措施》提出,“十四五”期间,按照常住人口1-1.5‰核定乡镇卫生院编制。扩大优质资源下沉帮扶规模。将指导基层、下沉服务、接收基层医务人员免费进修作为县级(含)以上公立医院的基本职责,强化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每年全省下沉人员不少于10000人。

  建立新时代乡村医生职业化转型机制。《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推动乡村医生医师化。以县(市、区)为单位,按照常住人口1-1.5‰配备乡村医生。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乡镇卫生院空编招聘医学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到村卫生室工作。到2025年,乡村医生中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提升乡村医生岗位待遇。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同等条件下乡镇卫生院优先聘用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工作岗位在村卫生室。分类解决乡村医生养老和医疗保障问题。

  《若干措施》明确,医保政策向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倾斜。深化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完善总额预算管理,鼓励以区域总额预算代替单个医疗机构的总额预算,合理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总额预算指标,年度新增医保基金重点向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倾斜。结合乡村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现状,将常见病、多发病纳入DRG/DIP基层病组(种)范围,2025年年底前DIP基层病种达到不少于80个,DRG基层病组达到不少于20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违规动火致烧烤店发生火灾 一起...   下班晚高峰时段  一家烧烤店发生火灾  原因竟是违规动火作业  真是一个敢找、一个敢做  据陕西...
“十四五”期间全国用水效率显著...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水利部11月17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我国持续推进农业节...
大湾区掀起体育热潮(全运大视野...   广东佛山,选手在十五运会群众比赛龙舟项目决赛后庆祝胜利。  姚志豪摄  广东珠海,爱好者在骑行。...
咸宁市实验小学师生及家长走进消...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朱燕林)为进一步加强消防知识的宣传普及,切实提升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工商银行襄阳分行趣味运动会“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肖阳)秋高气爽,活力迸发。11月16日,中国工商银行襄阳分行在景色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