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过世十年后,你去兄弟姐妹家走一圈就能明白,人老了都可怜
创始人
2024-01-17 16:00:09
0

原标题:父母过世十年后,你去兄弟姐妹家走一圈就能明白,人老了都可怜

亲不亲,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

小时候在一张桌子上吃饭的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争吵不休了,甚至反目成仇了。

当父母很老的时候,总有人为了逃避赡养任务,或者过分自私,导致家庭一地鸡毛。

说起来,谁都不服气,凭什么自己就要吃亏?

也有兄弟姐妹,借钱了,就是不还,还理直气壮,让人很无语。

带着各种矛盾,我们送走了父母,然后兄弟姐妹也走散了,甚至都不联系了。

又过了十年,我们也很老了,有机会就去兄弟姐妹家走一圈,吃顿饭,对于血脉情,肯定有不同的认知。

正如《枯树赋》里写的:“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原来,人老了,摇摇欲坠,半截身子入土,谁都是可怜人。

01

人老了,谁的日子都不容易。

生老病死,没有人可以逃得过。就是年轻时可以挑两百斤的大汉子,到了老年,也会苟延残喘,甚至躺下了,一动不动。

诗人陆游在晚年,赋诗一首:“逢春心自在,莫道已成灰。”

一身病痛,虽然心中向往春天,但也是一阵春风过后,仍旧是心如死灰。

更可悲的是,当我们因为赡养父母的事情,闹得不可开交之后,发现自己的儿女,也因为如何赡养我们,而吵闹不休。

我的祖父走不动的时候,大伯不愿意给赡养费,理由是自己很穷,也长期身体不好。

当祖父过世后,大伯把鞋子、挂钟等值钱的东西,迅速收起,准备带走。

大伯知道祖父的房子,要就给小叔的时候,立马就来活了。他根本就没有考虑,小叔是残疾人,并且一直单身,需要有地方遮风挡雨。

后来,大伯也老了,瘫在床上。看到三个儿女吵吵闹闹,叹息一句——都是因果,都是报应。

有一天,我的父亲去大伯家探望,送去一些热汤。

大伯泪如雨下:“可能我活不了几天了,这一家就靠你了。”

事实上,我的父亲也因为脑血栓,每日吃药,还惶惶不安。

一群白发苍苍、身体抱怨、内心伤感的人在一起,与其说是聚会,不如说是同病相怜,都成为了病友。

甚至有人因为生活费用发愁,因为子女不孝而难受,因为失去了老伴,变得孤独。

02

人老了,见一面少一面。

兄弟姐妹相见,总要寒暄一番,多少有些温暖。就是谈起过去的事情,也不是翻旧账的样子,而是一段回忆。

吵架,也会变成回忆,而不是新仇旧恨了。

曾经以为,人生来日方长;现在发现,一辈子一晃就过去了。

甚至有的兄弟姐妹,在父母过世后没多久,也走了。留下一堆一堆的黄土,令人心酸。

记得我的外婆是九十岁的时候,吵着要回娘家一趟。

小舅舅回怼了一句:“还去娘家?你的姊妹,都不在了。谁能欢迎你?”

顿时,外婆泣不成声。

是啊,父母走了,兄弟姐妹的家,就是娘家;兄弟姐妹都走了,哪里才是娘家呢?

在农村,老人的家庭里有喜事,就要邀请娘家人来做客,非得坐上席不可。若是没有娘家人,肯定会被人笑话的。

当我们气势汹汹地盯着兄弟姐妹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时候,“生气、吵架”有什么用?

因为赌气,多年不和兄弟姐妹交往,原来是很愚蠢的。也许一转身,就是一辈子,连最后和解的机会都失去了。

到坟头上哭诉一番,也许会好受一些,但到底不如健在的时候,扯几句,留下和解的笑脸。

早点去走一圈吧,指不定这就是最后一次见面了,有痛苦,有无奈,但是少了遗憾。

03

兄弟姐妹,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父母过世之后,若我们和兄弟姐妹闹翻了,可能会在心底发誓——此生不再交往。

时间如同一把磨刀石,把你的火气磨灭了,让你的记忆也不见了。

去了兄弟姐妹家,马上会发现,态度好很多了,甚至在听到你要来之后,做了很多的准备。

到底,谁都不想带着仇恨,度过余生,只是放不下面子,不主动去和解罢了。

谁能主动放下面子,那么谁就掌握了人情互动的主动权。或者,说谁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主角。

一杯酒,话匣子就打开了。似乎回到了童年的时光,什么都可以说,错了也没关系,童言无忌啊。

一些不好意思说的秘密,也可以公开了。或许,对方早就知道,只是不说而已。

终于懂得一句古训:“夫妻交市,莫问谁益;兄弟交憎,莫问谁直。”

北宋是苏轼,在晚年时,写了兄弟相处的瞬间:相逢山谷间,一月同卧起。

一把年纪的两个男人,还要睡一起,聊着聊着就更老了。

没想到的是,就此一别,阴阳两隔。

苏辙如此点评苏轼:“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人心都是肉长的,仇恨是一时的,相爱是一生的;谩骂是一时的,悔悟是一生的;计较是一时的,放下是一生的。

04

《礼记》中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记住,父母走了,我们就是大家庭里最高层的长辈,别忘了树立好的形象,带动好的家风。

只有我们相亲相爱了,晚辈才会有样学样,这是家庭最好的因果。

吃亏也好,算计也罢,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恨什么,烦什么,骂什么?

父母过世后,兄弟姐妹多走动,丢了面子,得了里子。

一杯酒,一顿饭,一段故事,一阵烟火。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喜报丨鄂城区首届主题网络评论大...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刘璐)5月24日,鄂城区首届以“武昌鱼故里 诗画乡愁地”为主题网络评论...
“笔墨传道”!江汉教育文化润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徐祎)笔墨见道,画解玄思。5月23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规范...
理性看待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成果   近日,中美双方团队在瑞士日内瓦就美国对全球滥施“对等关税”政策及对我加征非理性高额关税展开对等磋...
乌克兰称基辅遭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基辅遭袭 乌克兰首都基辅当地时间5月24日凌晨传出爆炸声。基辅市市长称当地遭俄方空袭,防空系统正在运...
“两新”政策效应显现 有效激发...   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以来,通过优化流程、扩大范围、完善配...
5148.3万件、1432.6...   央视网消息:记者5月23日从商务部了解,截至5月22日,已经有4884.4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
直达格鲁吉亚 中欧班列(武汉... 湖北日报讯(记者刘洁、通讯员徐晨)5月24日,中欧班列(武汉—霍尔果斯—波季/第比利斯)从中铁联集武...
“三链融合”激发动能,武汉大健...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郑一鸣 通讯员 刘海东、刘光磊)5月22日,武汉市大健康产业链党委揭牌...
全球连线|从安第斯到喜马拉雅:...   近日,在上海援藏力量的组织下,一支来自阿根廷萨尔塔省的青年足球队,与雪域高原的青少年们在西藏日喀...
湖北又有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 极目新闻记者 李晓梦 陈倩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湖北2人被授予第九届全国道德...
老人花近3万元买400多瓶清洁...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家中老人遭遇“上门免费清洗”骗局,花近3万元买了400多瓶清洁剂,如果一个月用一...
祖坟挖出3公斤金砖?官员被曝找... 据“清风黔江”微信公众号5月20日发布的信息,经批准,黔江区监委对重庆黔江云之源足疗养生馆负责人王成...
厂商挺价意愿强烈!光伏产业链价... 光伏产业链价格在连续多周下行后,出现缓和迹象。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多晶硅...
法治精神润校园 洪山十二小师生...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曾海鹰、董建丽)2025年5月是全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
好评中国丨守护“千年瑰宝”,传...   □何竹梅  5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龙门石窟,了解当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
无人机执法,成都首批城管“飞行... 5月23日上午,成都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总队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结业仪式在四川翔彭智航二号基地...
筑牢应对风雨的强大底气   “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延续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4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小城大业 | “为他人作嫁衣”...   丁集,安徽六安的一个小镇,却是中国最大的婚纱礼服生产和销售基地之一,每年生产销售近500万件婚纱...
半挂车为逃避追查侧翻,司机多处...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5月23日中午,知情者张先生向极目新闻记者反映,今年4月16日,辽宁沈阳康平县交...
近2000张废旧彩票折成心愿树...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通讯员 张乐昕 李海洲 杨露露陶片黏成炫彩花瓶,毛线拼贴出风景画,这些看似稀松平...